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广马 (第2/7页)
实力对比。 钱塘江西兴渡口的王之仁以战果证明了他负责的下游防线依旧坚固,博洛将主力向上游机动,第一记重拳打在了方国安身上。 自五月二十五日开始的渡江行动,建州只用了四天时间就彻底粉碎了明军防线,方国安的军队望风而逃。 战斗进展很顺利,博洛脸上却殊无喜色。夏季在江南用兵,一伤马,二伤人,哪怕不打仗只行军都要付出很大代价。 建州进关后在南方屡次征战,战斗与病疫造成明显减员。对全族只有10万男丁的建州来说,这是无法承受的代价。 多尔衮下了死命令,临战必以绿营居前,其次汉军,满洲兵仅为督战及决战之用。 这只进入浙江的绿营大军几乎全是江北四镇和芜湖大营投顺的明军,建州遣散了大部分人,只留下其中的马兵和精锐战兵。建州军队人数虽少,不到明军的一半,可战斗力却远远过之。 博洛忠实执行了摄政王的命令,委派的渡江前锋是刚刚从舟山渡海来降张国柱。 在过去的一年,张国柱与建州一战淮安三叉河,二战南通,从淮安一路撤到崇明,又撤到舟山。在淮安张国柱没有降,在庙湾张国柱没有降,在崇明张国柱也没有降,在舟山他降了。 博洛渡江一天后,方国安率500骑兵,7000步兵剃发投降。鲁监国朱以海的宫眷被张国柱俘虏,一次绿营兵发泄**的盛宴当即开始。 西兴的王之仁无力回天。浙东明军以王之仁部军纪最好,部伍最严整,器械最精。在艰难地战斗中,王之仁的核心部队近4000人大体维持了建制撤回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