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34章 第二只被北风全歼的舰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第二只被北风全歼的舰队 (第1/7页)

    金山至岱山岛的航线上,所有人都很沉默。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忠诚都被视为最大的美德之一。

    千百年来,鞑靼人一直是文明世界所厌恶的种族。数千忠诚的军人在与鞑靼人的战斗中与城同殉,钦江号上的十余位欧洲军士官都被某种情绪感染了。

    从金山卫至岱山岛,直线距离50多海里,因为有些慢船拖累,一天半才到达高亭港。

    高亭港位于岱山岛东南角,岱山本岛与近处的离岛之间。海峡宽有100多米,更远处的两座离岛一东一西,护住了海峡的进出口。对帆船来说,高亭港仅次于基隆和阿卡普尔科这样可以避风避浪的深水良港。

    数万移民来回,高亭港已形成一座较为繁华的海上集镇。第一波移民在岛上留下了很多木制窝棚,第二批移民正在搭建一些更正规的房子。

    主持岛上工作的是熟人,沈廷扬的堂弟沈廷枢。数部明军的家眷也都安置在这里。

    “岛上现在有多少移民?”

    沈廷枢道:“约万人。”

    守序点点头,“大瞿山和泗礁山也有近万人。崇明还有一万多新来的上海难民,我与你哥哥估计,崇明最终可能还要接纳两万人。

    沈廷枢苦着脸,“粮食不够,船也不够,事情太难办了。”

    守序道:“总不能把人都留给建虏,不管怎么样,先运到舟山来。粮食和船我和你哥来想办法。”

    岛上守军的指挥官是张鹏翼的二弟张鹏飞,有关宁水师在此,舟山群岛的海盗们没有人敢来sao扰。

    张时杰的残军这次也留驻岱山。岛上难民多数都是松江人,有一队上海军人在此,难民们会宽心不少。

    船队都留下了,虽然这些船很难戗风航行,但好好整备一下,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