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71章 金边条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章 金边条约 (第4/8页)

队已经在北风季运载来自中国的移民和货物回国。利用新起的南风,近百艘戎克船相继驶入不断上涨的湄公河。以戎克船2米的吃水,他们能顺九龙江一直上溯到金边。

    当运载普通移民时,最大的戎克船能装运500人,较小的能装运200多人,平均一艘船300余人。从后江出海口至金城的航程很短,只有330海里。运输船从金边顺流而下,沿金瓯半岛海岸线行驶100多海里后,在金瓯湾候风。

    金城在金瓯湾西偏南2个半罗经点的方位,只要风向偏南,加了竹桁的硬帆戎克船就可以吃到合适的侧风角度航向金城。

    航程中需要戗风,但不用全程戗风,整个返航的时间需要15—20天。而从金城至后江河口的航程,在南风季直接顺风北上就是,不必在乎侧风角度,速度更快。

    航程较短,每艘戎克船都尽量装了更多的人,船队一次能运走3万多人。金城上下视此次人口转运为本年最重要的工作,海军与荷兰战舰全程护航。远征的陆军也让大部分志愿营先行回国,兼押运船只。

    荷兰人向守序请求,由于他们暂时没有运输船把女奴运回巴达维亚,只能暂时寄养在金城。守序对此当然同意。

    当暹罗王的使者带着同意条约的旨意抵达金边时,守序的第二波战俘已经上船。帕拉萨东王不欲在有缅甸大敌的时候再与广南真正交恶。而广南也不会在有郑主随时南下的压力下,真的与暹罗开战。两国都同意了荷兰人的解决方案。

    守序暗骂一声,两个嘴炮。

    亚洲的外交谈判总是很含蓄,即便主要争议解决了,守序还是用半个月的时间在各国之间斡旋,才算是取得了让所有人都不反对的结果。对于巴达维亚、老挝、暹罗、金城和广南五国来说,金边条约是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