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40章 海军造舰章程(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章 海军造舰章程(上) (第1/6页)

    立国五年,国防部完成了造舰章程开头的几个船型。

    其中涉及纯粹民船的部分不多,除了规定把舵从摇摆升降改成欧式舵,其他造成什么样船主随意。

    得到海军赞助部分造船费的运输船,除了改舵,普遍设置了桅杆前后支索与几根侧支索。增加首斜桅和前支索帆,第三根桅杆装斜桁帆,主硬帆上再加顶软帆。船身全部取广船式。

    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革新。日本20年前的朱印船就已经是这样了。

    日本官方与欧洲列强接触比中国更深,自行建造过盖伦船。在朱印船早期,日本一般是直接购买广船。日本使用广船十几年,他们有了自己的体会。到后期朱印船中的荒木船和末次船,已是集中日欧三家之长。

    有一部分朱印船在暹罗订造,南洋的船匠对此船型比较熟悉。金城海军的要求是赞助的商船使用三桅,舍弃戎克船的双桅船制,把朱印船后短桅上的三角帆换成斜桁帆。

    民船大小覆盖面比较广。海军赞助的运输船则集中在船身长7丈半至11丈{不计首斜桅}的中大型广船上,排水量约是120吨至500吨。

    海军暂时尚未建造完全自属的运输船,台湾倒是打算自己干了。台湾木材品种多,从南部热带雨林到海拔3000米的针叶林,门类齐全,一些质量介于戎克船和战舰之间的船材可以用来造武装商船。

    商船首先要控制成本,梅登打算把龙骨长控制在20米,台湾25米以下榉木龙骨料较多。

    船板使用次级橡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