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章 葡萄牙人的珠江口季风铁律 (第2/6页)
这些葡萄牙人甚至经常进不了自己的澳门港,他们的盖伦船经常被季风、海流和潮流吹到新宁县上下川岛,实际上,葡萄牙人最初想租借的也是上下川岛,而不是澳门岛。 葡萄牙人在珠江口只能完全依季风航行。 珠江口有三条船只进出航道。 最西边是大西航道,也是珠江口主航道,这条航道葡萄牙人掌握情况算是及格。至少他们知道公历每年6-8月的季风、海流和潮流为珠江口打开了一扇门,只要选取一个微风的天气向东接近珠江口外的主航道标老万山岛,然后转舵向北,避开航道西侧的大横琴岛,能抵达澳门港。在其他季节,由于大西水道过于强大的海流,盖伦船进入伶仃洋会十分困难。 大西水道航道最宽,最深,却面临很多礁石的威胁。葡萄牙人没有做详细测绘,他们只能凭经验航行,关键是在各个航行段对转舵时机的把握。如果cao舵出现失误或是运气不好,他们就只能退到上下川岛尝试再来一遍。 因为只掌握了大西航道,珠江口对葡萄牙人来说便形成了一个季风铁律。每年6-8月进入伶仃洋,届时广州怀远驿会举行一次盛大的广交会。广交会结束后,葡萄牙人退回澳门过冬,在来年2月北风季驶出珠江口。 珠江口最东边是龙鼓水道,位于香港岛和大屿山岛之间。这条航道目前商业价值不大,有些特殊需求可以用小船或是桨船走龙鼓水道解决。 对守序来说,由于他也不掌握大屿山岛周围的海情,季风铁律对他一样存在。每年只有3个月能驶入珠江口,航运效率实在太低了。 要打破这个季风铁律,守序必就须完全掌握在大西航道和龙鼓航道之间的担杆—大屿山航道。 担杆、大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