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0章 北伐上 (第8/8页)
几个选择。 去江西和福建的陆路不合适,运输压力太大。 海路风险比较大,一次台风就能葬送全部努力,在浙江维持1个不满编的师是上限了。 最合适的路线是经西江、灵渠进入湘江、长江,占领岳阳、武昌,然后顺流而下控制全部长江。 联军主力迟迟不跨过南岭的原因有两个。 春季即将到来,春夏远征,军队会有更多的非战斗疾病减员,而且春夏季节前线缺粮,对后方战略运输能量要求更高。 另一个问题是云贵的吴三桂。 现在守序面临与当年鞑靼人类似的麻烦,尽管他控制了相当部分湘江干流,却难以脱离运输主干道深入山区,守序不想把时间和物资过多消耗在云贵大山里。 吴三桂如果当真下山,切断湘江,守序倒能松口气,来一次会战把他解决就行了。 联军的兵力当然不能像洪承畴打西营那样展开一条数千里长边对峙,这样做也毫无必要。 只要确保永州、衡州等几个要点,放开其他地区,吴三桂当然能轻易切断湘江,但毫无用处。 依托水运的联军后续远比下山的吴藩有力,只要稳住突破口,再沿水上航道对进,轻松重新打通交通线,来个一次两次,就能黏住相当部分的吴藩军队。 吴三桂大约也知道这一点,吴藩部分主力陆续向贵阳集结,也占领了几处东进通道,但他就是不下来。 吴藩维持这种态势,意味着守序至少要在湖南、广西放3—4个旅保卫漫长的交通线,而北伐的兵力不能低于1个军,所以守序只能等待部队整补完成,在此之前,派明军和旅、团级支队尽量向北扩展地盘,推进战线,占领出发阵地。人生一场康波的1640四海扬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