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四海扬帆_第12章 海峡防线与雷州赋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海峡防线与雷州赋税 (第3/7页)

粮解京。

    多尔衮部分减少了三饷加派,但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三饷加派已被视为田赋正税的一部分,并未减免。总体来看,现在建州税负比明朝略轻。靠地方存留银解京和裁军,建虏基本能开出足够军饷。

    建州所有的体制都继承自明朝。绿营兵待遇与没有崩溃前的明朝一样,分为行粮和坐粮。坐粮就是平时分守汛地的时候按马战守待遇分级拿的工资,国家供应的主食在里面扣除。部队的军装和部分武器装备,包括号褂、鞋袜、锅帐、旗帜、火绳等,还有部分费用要在这坐粮里扣除。

    指望坐粮养家那是不靠谱的,绿营兵一般都有些捞外快的门路,学个工匠手艺或是做做小生意什么的。行粮就不同了,行粮是士兵从汛地抽出后的军饷,绿营兵全指望着行粮过日子。首先,明军留下来的传统出汛地要有一笔开拔费,拿到银子再开拔。出汛地后,作为客军日常军饷加倍。到战地,出队见仗要有出战银。打完了如果负伤还有赏银。有战功的话,另有犒赏。

    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战时绿营兵的待遇很不低,一年开出个7,80两银子很正常。建州此时能满足绿营兵大部分正常军饷开支,有欠饷但不会多,拖欠时间也不会长。赏银有时给出来,替代的方法就是劫掠屠城。

    守序的观念很朴素,打仗这种事便宜没好货。联邦的军饷肯定要比绿营高,义务兵暂时只是守家,真要出战还是要靠机动的野战营。野战营上等兵一年军饷36两是绿营兵的一倍半,粮食军服等开销不用士兵自己管。

    琼州和台北的守备队都按上等兵军饷开支,只有试用期的新兵按义务兵拿军饷,不用他们自行负责粮被,待遇实际上还是比绿营的坐粮高。只有更高的待遇和更严酷的训练,才能造就一只强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