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章 (第2/3页)
是大臣,且骂得有理有据,铿锵有力,让人无法反驳。 先帝亲言:不畏权贵,敢言善谏! 加上他除了上谏,也写书,劝言天下学子,在文人中备受推崇。 这样的人,无人能收买,因此皇帝即便对他颇为头痛,也只是放在一边置之不理,被气得暴跳如雷,也不曾革职。 当然也不是没人嫉恨,诬陷过他,可抄家后发现,那真是家徒四壁,米缸空的老鼠都不光顾,衣服更是补丁垒补丁,只外面那件官服是好的。 最后还因为过于穷困,皇帝都看不下去了,奖赏一百两,放他回去了。 转头他就抨击皇帝赏罚不分明,随心所欲没有章程,破坏朝廷法度。 皇帝被他弄得没脾气了,只能眼不见心不烦。 也因此,李翰林上书,皇帝不会怀疑他是收了文家好处,反倒那些和他持相反意见,抨击文家的人,会被皇帝怀疑。 那么,济阳县令愿意帮这个忙吗? 不,他才不是帮忙! 身为李翰林的弟子,他脾气比老师圆滑一点,但不代表就会对骁卫营擅长行动,伪装抢劫这样触犯朝廷法度的事视而不见! 他必然会给老师写信,李翰林也会上书抨击大皇子和卫国公府。 这是阳谋! 文管事不过是出点小钱,就能投其所好,让济阳县令即便知道自己被算计了,依然心甘情愿。 为了治下百姓,那点不高兴算得了什么。 这,就是文家大管事的手段,君子以义趋之! 被挖出来的骁卫营一共有五十人,相当于一个小队,另外还有文风道! 每个人都被冻晕过去,好在花满楼考虑周到,不仅请了大夫,还准备了足够多的药材,如此这些人也能得到救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