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书院绯闻事件(古言,NPH,骨科,父女)_这里早已被你填满,再容不下旁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这里早已被你填满,再容不下旁人 (第2/3页)

   头顶枝叶在沙沙作响,像无数未说出口的话。

    他看着她小口吃着红果,忽然觉得,能这样静静守在meimei身边,已是上天垂怜。

    文俶起身,拂了拂衣摆:“多谢哥哥,今日先告辞了。”

    “烟儿……”杜若璞急忙站起,“好……哥哥日日都会在这树下,等meimei来。”

    回侯府的路上,文俶心神恍惚。兄长那失魂落魄的模样在她眼前挥之不去,

    十五年来何曾见过他这般小心翼翼?那个向来清傲的杜若璞,竟在她面前连呼吸都带着克制。

    “文俶!”

    一声熟悉的呼唤截断了她的思绪,抬眸望去,只见牡丹提着竹篮立在街角,裙裾在秋风里翩跹,明媚如花。

    “牡丹jiejie!”文俶快步上前握住她的手,先前的阴霾霎时散了大半,“你怎的来京城了?”

    牡丹颊边泛起薄红,低头整理篮中青笋:“回去再说。如此凑巧,竟是遇见你!今晚留下用膳,大娘总念叨着你呢。”

    两人相携穿过巷陌,文俶几次追问,牡丹都只抿唇轻笑。

    直到推开寓馆小院的木门,里面传来李大娘温厚的嗓音:

    “可是文俶来了?老远就听见你的声音,快来让大娘瞧瞧!”

    堂屋内,李大娘拉着文俶的手坐下,浑浊却温润的目光在她脸上细细端详:

    “瘦了。”

    她轻叹一声,掌心温暖,“博儿都告诉我了,想起来了就好。在大娘这儿,你永远都是文俶。”

    “大娘……”文俶鼻尖微酸,”这次上京,可是不走了?”

    “等办完博儿和牡丹的婚事,大娘就回去了。”

    “婚事?”文俶一怔,目光惊诧地转向静立一旁的牡丹,“文博哥哥要和牡丹jiejie成婚?”

    西窗的日头下,牡丹深深垂首,连耳根都染上嫣红,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带。

    “我、我先去厨房准备晚膳……”她声音细微,说着就要转身。

    “我也去帮忙!”文俶立即起身,“牡丹jiejie,等等我!”

    两个姑娘一前一后逃也似的离开堂屋。

    李大娘望着那两道逐渐看不清的倩影,脸上笑容慢慢消失,眸光更显浑浊。

    “牡丹jiejie,怎的突然就要成婚了?”文俶跟着牡丹进了厨房,小心询问着。

    厨房里,蒸锅正冒着白气。牡丹低头整理手中青菜,声音轻柔:

    “文俶meimei,这婚事……说来也不算突然。”她指尖捻着菜叶,“我早就下定决心,此生非他不嫁。”

    “可先前不是说,要等文博哥哥金榜题名后,再风风光光地迎大娘和你一同入京么?”

    牡丹抬起头,灶火映得她眼眸亮晶晶的:

    “meimei,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思念一个人时,满心满眼都是他,只盼着能日日相伴。哪怕只是静静坐在他身旁看着,心里也是满的……”

    文俶低头不语,指尖在案板上轻轻划着。这滋味,她何尝不懂。

    “大娘见我终日神思不属,便让我陪她进京来寻他。”

    牡丹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本想着能陪在他身边就好,谁料前几日大娘突然提起……要为我们完婚。”

    “那文博哥哥他……答应了?”

    牡丹轻轻摇头,耳边碎发随着动作微微晃动:“他没答应,却也没拒绝。只说如今……不宜成婚。”

    她将择好的菜放进盆中,水声哗哗。

    “我明白的,他是想等功成名就之时……我愿意等。”

    夕阳渐渐铺洒,两个姑娘在灶台前各自沉默,只有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沸腾着。

    自牡丹抵京,李文博的日程便极有规律。

    晨起闭门苦读,午后外出访友,总要待到暮色四合方归。

    这日他踏进院门,竟见文俶坐在母亲身旁说着话,心头蓦地一喜,面上却仍维持着平日里的淡然。

    晚膳时,文俶谈笑如常,与众人说笑打趣。唯独李文博察觉出异样——她今日的笑声太过清脆,眉眼间的欢愉也太过刻意,不似往日那般娴静自持。

    膳毕,他借着商讨漕运细则的名义,将人请进了书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