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5章 欠债还钱 (第3/4页)
不喝,后来被炒作起来纯属偶然。 刘子祥看着人来人往的街道,问段履庄,“每年这里能销出去多少货?” 段履庄答道:“一千万两左右,这两年少了一些,七八百万。” 一千万两白银,那就是一千五六百万大洋。 “多大范围?”刘子祥觉得有点不对劲。 段履庄道:“从这里往东、西各有几个旗,往北就是库伦、买卖城、恰克图,一直到老毛子的国都。” 刘子祥放下茶杯,“那些王公和牧民,就这么有钱?” 段履庄苦笑一声,“您慧眼如炬,这就看出来了,一开始,也就是前朝早年间,他们有钱,比价也不高,商人们就是挣个跑腿钱,越往后,他们的日子越不好,可内地的东西越来越好,越来越贵,就拿这鼻烟壶来说吧,这都属于俏货,一个鼻烟壶能换百十头一岁绵羊,可那些王公还是乐此不疲。” 刘子祥发现了重点,“赊账?” 段履庄拿起小火炉上的水壶,给刘子祥添了一杯茶,“没错儿,就是赊账,不光他们想赊,商人们也想让他们赊。” “因为账面利润?”刘子祥太明白他们的心理了,就好比一个玻璃烟嘴,就是套在烟袋杆上那玩意儿,从内地进货,一块大洋能卖几十个,可到了草原,一个就能换这么多羊,羊rou且不说,光皮子,就能带来上千倍乃至上万倍的利润,所以商人们的成本足够低,利润足够高,赊账也不会产生什么影响,这些账只要能收回来千分之一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