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七章秋闱九 (第3/4页)
以上的仅有五人,不可谓不砸了江南子弟的名声。 或许是期望太高了,亦或许赵丰收分到的试卷都是文采不好的学子,赵丰收审卷越看越是皱眉,倒是齐润与几位陪考倒是神色相当平淡的审阅试卷,每一张试卷齐润都要细细的审阅,他是第一次主持科举,没有赵丰收这个吏部官员熟门熟路,所以不敢放开任何一个地方,生怕出了错,耽搁了金陵子弟的前程。 约莫两个时辰左右,一位陪考的疾呼打破了卷宗室的安宁:“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竟然对了九成,仅仅错了十题比较偏僻的题目,而且字迹笔走龙蛇,墨迹有力,如果不出意外,想必乙榜经义第一就是此人的了,暂定为乙上。”m.zwWX.ORg 这位陪考的声音也引来几位考官的注意力纷纷围了过去打量着桌案上的试卷赵丰收举着试卷看了又看赞叹道:“真是凤毛麟角的一张试卷啊!” 要知道经义部分涉及到四书五经,最是考研学子的综合能力,能答出六成题目的人已经算是不错了,答出七成的算是良才,八成的题目的人必定是名动一方的才子,九成题目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历代科举试卷经义部分,能够答出九成题目的人基本是经义是前三的名次无出其右了。 不过乙榜审核不但要有经义,还有第二场的诗词还有第三场的策论一道,只有场考试全是乙上才算的上一州秋闱科举的头名解元。 一位主考官感叹道:“若不是规矩不允许,真想看看这位良才的大名,不知道是哪家书院教导出来的大才啊。” “不可,不到放榜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