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_第165章 翻来覆去地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5章 翻来覆去地鞭 (第3/4页)

所说,这是一个尚不明确具体变量关系的函数,但可以确定的是,它一定有一个极限的阈值。到了该阈值后,基底的电子逃逸速度将会加快,从而失去场波转换。”

    “解决方法是什么?”

    叶铭指着几个变量,微微一笑:“抛开设计因素,那就落在基底材料上。”

    “更高,更快,更强。”

    “更高的电压,更快的频率,更强的电子迁移率,以及更好的Y场产生率。”

    “很巧,我们有这种材料。”

    叶铭轻轻呼了口气,望向台下。

    “我的报告暂时完成,谢谢。”

    随着他这句话,会场中,瞬间举手如林。

    ……

    ……

    虽然学术会的内容没有可能完整地传到网上,但叶铭在学术会上的一而再,再而三地把西边的设计方案拉出来“鞭尸”的事,却是瞬间传遍了整个中文互联网。

    别的不说,你只需要看看自媒体这些惊悚的标题就知道有多么的火爆了。

    《重磅!叶氏方程提出者指出15分钟就是美方的极限》

    《15分钟?别慌!美方的可控核聚变需要的材料被我们牢牢把控!》

    《被拉出来三次鞭尸,美方可控核聚变究竟在哪里出了问题?》

    《心算大师——天才科学家叶铭的神秘算法》

    ……

    相比这些打着科普旗号的捕风捉影和胡说八道,就面向公众的平台而言,知乎上倒是要理智一点。

    有人曾经总结过,知乎这地儿,别看表面上人人眼高于顶,装逼得很,但实际上这地儿慕强得不得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