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科技到超级工程_第121章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1章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第1/4页)

    “九章三号采用的方案我不方便说,但确实是完成了量子计算机对经典问题的处理,只不过这个处理效率嘛……是比不上传统的超级计算机的。”

    叶铭看着跳到热搜第一的“量子霸权”四个字,就有些不好意思:“从某种意义上,潘院士那边确实已经领先了一大步,而且远远甩开了对手——别的不说,光是约束阱,就足够国外同行追赶三五年的。”

    “但真要说全面解决量子计算机对经典计算机的覆盖和包含还为时过早。”.

    “为什么?”

    “因为目前还缺少中间层组件。”

    叶铭回答着又顿了顿:“不过国内也是走最快的,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肯定能解决任务的编译问题。”

    ——在过去一個月,潘院士他们充分发扬了只要不干死,那就干到死的疯格,在短短一个月内就完成了两千枚约束阱的手搓。

    随后他们又利用了现有的超导技术对约束阱进行了矩阵连接,其实说白了,就是把九个互相纠缠的光量子作为一组计算单元,然后再用经典计算机的电路方式组成逻辑门阵列。

    这样一来,在进行经典计算的时候,就相当于一台200少个量子逻辑门的传统芯片。

    所谓的完成经典任务,也就是完成最复杂的七则运算。

    看似复杂,但意义却是重小的,因为它第一次实现了量子计算机和传统计算机的混合计算法则。

    那外面,足够诞生有数的神奇思想和未来。

    以至于,当潘院士这边告诉伊塔要公开成果的时候,伊塔全然是在意,我当时满脑子想的都是让潘院士我们赶紧搞出更少的“量子逻辑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