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卅陆章,长策御宇内(伍) (第1/8页)
稷下学宫原本乃是先秦时期齐国所立,百家争鸣之所在,先为九州第一学府,自春秋之时,诸国鼎立,学宫之才行走诸国之间,担任要职。 地处平原郡北侧柯柏山之下,绵延百里之地,直至渤海之缘,占七山十二峰,内自成一地,有山林之美、有小桥流水、有高峰低谷、有险峻山脉……汇百家于一地,著书而传后世。 站立渤山,可远眺渤海之景,渤山之中,悬崖之上,有明屋七十二栋,暗房三十六幢,自上而下,交错而立,直至渤海之滨。 渤海之中,距地三百丈,有一岛,长不过百丈,宽不过数十丈,其上有一高楼阁耸立,高百二十丈,以上好铁木而筑,阁高十二层,内藏天下典籍无数。 此,也是学宫之中心——藏书阁。 藏书阁下渤海之滔,来来回回,十分险峻,想要前往不可借用外物,只得凭借一身修为,若是稍不注意,一步走错,便会万劫不复。 而就在这渤海之下,藏有暗室十二间,抬头可见渤海之水,鱼虾之物自头顶而过,神乎其神,此十二间密室,虽被换做密室,实则乃居住之所。 道圣十二弟子,所居之地便在其中。 渤山之下,被学宫之士换做后山,有七层高塔七座,按北斗七星所建。 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 此七楼用途不一,贪狼楼藏兵家之法,为兵家主宰;巨门楼藏农家典籍,为农家执掌;禄存楼内纳百官行述,为吏部主持;文曲楼藏儒家礼法,为孔府所治;廉贞楼含阴阳之力,观星之道,内藏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