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5 (第3/4页)
的意思,严家在华京有个本家,是他们牵头弄族谱的。陶清风大略翻了翻, 这本族谱的资料还是非常多的,光是人名信息就有几万个。从目录来看,采集了几十支迁徙地的信息。保留着最开始详细族人信息的是大旻末期, 没有大楚年间的记载。往上就只是散落在石碑、雕刻以及方志中的只言片语了,费尽心机追溯到西周发源的资料, 也不过一块风化的石碑而已。往后传到现代, 已经有第二十五、二十六世代了。 陶清风浏览着, 问:“您和严老师,是多少代呢?” 严放说:“后面, 祖彣那支, 是二十四代吧,没记错的话。” 陶清风照着目录翻过去, 祖彣支从第十三代分出来, 二十四代总共有五百多人, 次第看去,陶清风果然看到了严澹父母亲,和他们三兄弟的介绍。 他们家的信息视觉效果特别明显, 因为族谱人物介绍,要罗列生平成就。很多人都只是寥寥几句。但是严澹父亲几乎占了整整一页,陶清风这才知道,严澹父亲在当人大代表之前,还有过那么多履历。由学入仕,前期是不折不扣的“知识分子”,中期是典型的“实干派官员”,后期则是光荣的“人民代表”。 严澹的母亲,则是商界的天骄才女,把家族企业打拼出一片天地,直到现在也以“企业家”的身份在活跃。 严家三兄弟也占了一页,篇幅最多的,是陶清风没见过的那个严家大哥,看他的经历就像在看一本惊心动魄的国家反恐维和教科书(当然陶清风并不知道,这只是允许罗列出来的很小一部分而已)。严放不消说,完美地继承了母亲这边的企业。严澹的篇幅也很多,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