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4 (第2/4页)
这位昂诺恩·威尔逊先生的秘密恐怕要更危险些。 摩根看着未记名将琴盒小心地靠在椅子边上,听见了轻微的金属碰撞声。 “我们的嫌犯,应当在二十到四十岁之间,白人男性,有较大的自信心问题,不善与人交际。” “他的工作不能给予他应得的尊重。” “他痛恨这个城市,并希望借由在公共场合杀人这种恐吓模式,来震慑群众。” “我们不该以连环杀手的思维去解析他,尝试换一种思路,从纵火犯的角度来看,这种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与纵火犯更相似。” “没错,被害人的身份对他来说,远不如犯案地点来的重要。” “他的犯案情况在升级,从公园到正在进行弥撒的教堂,说明他手法愈来愈熟练,胆子也因此变大了。” 未记名兴致盎然地看着小组分析的过程,这些探员一旦集中注意力在案情上,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就将嫌疑人的心理推测清楚。 “纽约州过去的二十年里,共发生纵火案二百三十七起,而过去的三个月就有二十六起,其中百分之七十八是私人住宅纵火,很难说是不是世风日下。” 斯宾塞·瑞德博士,那个年纪轻轻就拿了三重博士学位,智商高达187、每分钟两万字且过目不忘的天才还在列举数据。 “探员们,”一个警察敲门进来,打断了小组的思路,“又有一起案件发生了,在夜市。” 这次的受害者是个在夜市卖花的鲜花店老板,当着顾客的面被当场割喉。 旁观者发现得很及时,但仍然来不及帮受害者止血。嫌犯的犯案频率在显著提高。 他们自然要去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