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一章 势如破竹(二) (第2/9页)
奕、费国等人从自己军营开始,朝着潼关再次挖隧道。 无论是潼关的叛军,亦或是周军将士,都以为长孙湘雨打算故技重施,只有谢安不这么认为。 谢安很清楚,长孙湘雨不屑于用相同的计谋,再者,她眼下叫刘奕等人所挖的,也不是地下隧道,应该说是掩体,一人高,两人宽,一排一排,整整齐齐朝着潼关而去。 起初谢安还有些莫名其妙,但是三四曰后,他大致已明白了长孙湘雨所用的究竟是何计策。 这个女人,打算在潼关与军营之前,打造一条由冰土以及积雪所构成的道路,使得周军能够沿着这条道路,直达潼关城墙之上。 为此,长孙湘雨令人用泥土堵住了潼关城门的外侧。 或许有人会觉得很奇怪,在潼关叛军眼皮底下构筑防线,难道叛军就没有什么行动么? 当然有,要知道在周军将士构成防线的时候,潼关上的叛军可没闲着,一个劲地朝着关下的周军射箭。 而这时,长孙湘雨前几曰叫刘奕等人所挖的地上隧道就起到了作用,一旦叛军放箭,所有隧道内周军士卒一蹲,啥事没有。 甚至于,有些周军士卒连躲都懒得躲,顶着脑门上那块放满了冰土的木板,就那样沿着隧道来到了潼关底下,将冰土倒在潼关下。 而令谢安感到有些意外的是,长孙湘雨又用到了一个他曾经告诉她的常识,流水线工程。 简单得说,负责在潼关底下开辟道路的士卒,并不需要来回跑,他们只要在隧道中站成一排,将盛着土的木板沿着同泽将前送,一直送到潼关之下,而空的木板,则从另外一条隧道中的士卒往回传递。 换而言之,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