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升官日常_分卷阅读15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6 (第2/4页)

占再大的面积也没有什么。

    张彦瑾在和黄修均、宇文上恺、陈溯三人商量之后,干脆直接将这里打造成大魏朝的第一个制盐厂。

    或许是张彦瑾在平顶山下挖出盐矿,彻底在黄修均和宇文上恺擅长的领域碾压了他们,他们现在对张彦瑾是越发的崇拜。

    此时听说张彦瑾要修建晒盐池,也不管晒盐到底符不符合现在他们常用的煎锅刮盐的技术,直接就同意了张彦瑾所说,并且对于制盐厂的建造是乐见其成,还愿意负责设计外形的构成,和排水管道这些方面的问题。

    盐池的修建很快就提上了日程,因为大家都看到了盐矿所能带来的巨大收益,而中州重建,各地都是百废俱兴,除过南阳和信阳的毛尖之外,生产食盐可以说是能最快带来巨大收益的方式了。

    他们四人在进行商议之后,立马做出了决定,那就是暂且把其他地方的修建放一放,把制盐厂修建起来。

    宇文上恺和黄修均两人放下各自手上的工程策划,先对制盐厂的格局和排水、通水管道进行规划。

    陈溯则负责制盐厂修建时所需资金的计算,以及修建好,投入规划之后能给中州带来的收入和对朝廷上缴的赋税,然后将这些数据汇总在册上奏给朝廷。

    张彦瑾则把正在负责牡丹花卉园的香山帮工人们调动过来,开始修建晒盐池。

    不到十天的功夫,黄修均和宇文上恺就规划好了制盐厂的修建图纸,将其交给了香山帮的工人们,让他们进行修建。

    制盐厂在中州的老百姓眼中可以说是金子的所在,这种认知让他们充满了干劲,一时间可谓是众志成城。

    经过一个月的功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