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7 (第2/4页)
大的红砖建筑林立两旁,悠扬的劳动号子声在半空中飘扬,熙熙攘攘中透露出一股井然有序之感。 张彦瑾望着这一切,豪气和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一切都是出自他的手笔!西州大同也因为他张彦瑾而名留青史,成为大魏朝最先崛起的区域! 他成就了大同,大同也成就了他。 虽然这从去年开始他就很少在大同了,不过他和王石王久,还有大同的明府孟经纶却书信来往十分紧密。 他当时临走前的第一个安排便是让王石王久他们拓宽道路,因为当时的狭窄小道已经无法满足来往的商旅了,也大大影响了商贸的效率。要致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的。 于是,他当时就和孟经纶商量,拓宽了大同的道路,甚至为了方便目前的形势,还让好多老百姓搬迁让道,重新设计规划出最适合现在大同经济的道路。 当然,从大同张彦瑾煤炭工厂的第一排红砖房盖起来,这些老百姓们也都纷纷眼红了起来,再加上他们在张彦瑾工厂干活,积累了不少的金钱,各家各院便都开始购买红砖,专门找张彦瑾的工匠们给他们盖房子。 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大同的老百姓们终于都换上了红砖房,舍弃了以前的泥瓦房。有些更有钱的,还学着张彦瑾的翠屏山别墅,在自己的墙外面刷上了白灰,让屋子看起来更加好看洋气。 甚至有些有头脑,还大胆的老百姓们,看到了来往商旅身上的商机,还去孟经纶那里买了地准备做生意。 孟经纶为此还专门写信询问了张彦瑾,想要看看怎么安排最为合适。 在看到张彦瑾在信中写为了长远的发展,设计像长安一样专门交易的市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