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时王谢 第12节 (第6/10页)
评每年都是第一,为什么要更改?”客人惭愧地退下了。 现代人读这段话容易不理解客人挑拨的内容,唐人对此解释的很清楚,萧规曹随意味着曹参不如萧何,根据古人的尊卑观念,王允之既是男子,又是兄长,地位各方面高于meimei,说他继承王琅的政策是萧规曹随,意思就是说他不如他的meimei。 但王允之不觉得有问题。 他不仅不觉得有问题,还特别的理所当然,认为“我meimei就是天下第一,有问题的是你们这些人”。 就算以晋人的开明风气,他这种观点依然十分离奇,是他内心自有一套判断体系,不受世俗影响的表现。 以上可以统一归结为他天性特质的影响。 下一步要讨论的是后天事件对他的影响。 (二) 在王允之的少年时代,对他影响最大的事件毫无疑问是王敦之乱。 王敦这个人的性格上文已经说过,与王允之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他与王允之有个很大的区别是他对亲情非常淡漠,而王允之对家人感情很深。 王允之自己受王敦重视,父亲王舒更是早在年轻时就得王敦赏识,至王敦死,王敦依然极赞赏他。可以认为他这一支是王家里除了王敦的亲兄长王含之外,离王敦关系最近的一支。 然而在王敦之乱中,无论王舒还是王允之都抽身极早,远在王敦第一次举兵前就脱离旋涡。因此后来平定王敦之乱,评定赏罚时,王舒这一支虽然失去皇室信任,但被封赏功劳。 为什么父子两人这么早就开始和王敦疏远? 一个可能性很大的原因是王敦杀害王氏族人,在家族内部制造自相残杀惨案的影响。 世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