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王谢_旧时王谢 第2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旧时王谢 第27节 (第3/9页)

至极。

    良久,王琅敛去所有表情,向属官与部将宣布自己的决定:“我去见陶公。”

    #

    太尉陶侃这年七十四岁。

    以古人的通常情况,算是极罕见的高寿。

    陶侃生于寒门,在注重门第的两晋本来难以出头,但好在有个特别贤良的母亲,自己也确实才华出众,容易在乱世立功,先后参与平定陈敏起义、杜弢起义、张昌起义,威望日隆。

    王敦任荆州刺史之时顾忌他的才干名望,曾想找罪名收捕杀害他,若非梅陶拼死劝说营救,几乎不可能幸免,因此和王家算有仇怨。

    苏峻之乱中,他以联军主帅的身份平定叛乱,声望差不多达到了人臣的顶峰。后来刘裕篡晋,只有王导、谢安、谢玄、温峤和他的子孙爵位没有被废除,可见在世人心目中的地位。

    按理说他都已经七十四,能立的功也立够,到了功高不赏的地步,居然还在荆州积极筹备资源,想要挥师北伐。这让王琅在不解的同时不得不感到钦佩,因此登门拜访时,也用出了自己最大的尊敬,在府外自己投递名刺,等待接见。

    “使君的来意,老夫已经知晓。不错,朝廷的使臣与你家报丧之人都是老夫所扣,战事紧张,不能为这些事影响主将心情。当年苏峻叛乱,老夫也失去阿范,却没有因此而留在荆州,今次之事就同当日,反正要夺情,知道与不知道没有区别。”

    话里带着老人身上常见的执拗,与赫赫威名积累之下不容反驳的威严。

    王琅在心里叹了口气,几次欲言又止,最终为他念了一首诗。

    第46章 返回建康

    陶侃没有文名, 后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