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九章 请你文艺到底啊! (第2/8页)
在旧院做东道!何兄还是明言了吧,这江二爷为何听了诗就突然发急失措?” 何良俊答道:“不能怪江存义着急,因为此诗注定会流行一时。” 白衣士子真是没有太明白,又请教道:“为何?” 又敲定一次秦淮旧院东道的何良俊耐心解释道:“因为诗词里最容易流行的两个主题里,一是情爱,二是切合当前时事的讽刺。 阁下别忘了,在当下南京城,南直隶最好的一批读书人全都聚集在秦淮河两岸,比如在下这样的。 我们举子皆为本乡一时之选,但最终大都是无缘中举的。团扇才人居上游这种讽刺,实在太切合落榜之人不服气的心境。” 最近何良俊在南京文坛也小有名气,大家都知道此人眼光很准,解读精确,写诗词能力或许比不了顶尖大家,但判断流行度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便又有几个人凑耳倾听,最终何良俊总结道:“而且此诗手法不只是浅白的直刺,还有强烈的个人格调。 诗家埋伏了很多隐喻,似乎可以有无数种解读,这又非常有助于作为话题口口相传。” 白衣士子一下子没明白:“真有那么多隐喻?” 何良俊随口举了个例子:“比如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这一句,你细品,是不是暗喻数千举子参加乡试的意思?有没有体会到一种对看诗举子们浓烈嘲弄的意味? 还有团扇才人居上游,你说是讽刺当今时事,但你细品,焉知不是诗家帮助王怜卿出头,单纯讽刺冯双双不配秦淮四大美人位置? 又比如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