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7 (第3/4页)
诗经中的一篇,婢子们听得入神,便见廊下行来个老妪,正是刘夫人身边服侍的董娘。 只见她手中捧了只大大的碗,碗口上还冒着腾腾热气,壮实的身躯行得有些快,似急着赶来。 好容易行到近前,董娘喘两口气,将大碗奉上,满面堆笑,道:“老夫人昨日得知夫人有体寒之症,今日格外挂念,特意给夫人熬了药来,好好补一补。” 阿绮坐在榻上,晶亮的眸光自董娘面上滑至她手中捧着的大碗,果然见碗中一片黑漆漆的浓郁药汁,大约是因才倒出不久,还十分热,那袅袅雾气正裹挟着一股苦涩难闻的滋味扑鼻而来。 不必亲口尝,便知那药定十分难以下咽。 阿绮微不可见地皱了皱眉,悄然移开视线,并未说话。 她最不喜饮苦药,婢子们都知晓。 翠微观她神色便知她心中不悦,遂起身笑道:“蒙老夫人体贴关怀,只是我家夫人这原是娘胎里带来的毛病,一直服着丸药,乃是建康的名医亲自写的药方,吃着已好了许多,不必再多服其他药了。” 董娘来前早得了刘夫人的嘱咐,闻言忙道:“建康的名医自是绝好的,不过老夫人说,夫人养尊处优,用惯了尚好的药材,却不知民间也常有好物,虽不值钱,却顶用,今日这药,便是乡间的一张偏方,是老夫人特意去求来的,望夫人莫辜负才好。” 原来是来路不明的偏方。 难怪连亲自看诊都不曾有,便能端出一碗药来。 阿绮瞥了眼,神色渐渐冷了。 若是前世的她,为了孝顺婆母,令夫君满意,自然毫不犹豫便饮下,事后更要亲自往刘夫人处去道谢。 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