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抄家后带着空间去流放 第22节 (第8/9页)
禹安不少金银裸子么, 那些也够她花销一阵子的。 除此之外, 什么针头线脑的, 各色绣线彩线, 甚至是打络子的线, 余慧也采购了很多,这是为了姑姑准备的,等到了极北,这些就能给姑姑用,也免得她多思多想,毕竟在那里,大半年都不能出门呢; 除去这些,感觉余慧又去手艺好的裁缝铺子里,定了两个毛皮内卷的睡袋,又按照自家四口人的身量,用细棉布从里到脚的定做了八身衣裳,除了四套合适秋日穿的外,还有四套厚实的棉袄棉裤,这些个,等路上冷了的时候一定会用上的,为了以免到时候冷的突然,一时着急买不到,不打无准备之仗的余慧,早早就谋划置办了起来; 既然衣裳都有了,余慧又逛到鞋店,买了四双大小不一的厚底防雨防水的鹿皮靴子,以及一大包寻常百姓穿的粗麻布加厚千层底,遇到人进店里头出羊皮,余慧还一气买了八张,用了四张羊皮,定做了大小不一的四件羊皮褂子,这可是防寒的好东西,比披风斗篷要不惹眼多了,她也不要求美观,只要求合体; 最后离开的时候,余慧还去了趟城北的番人市场,买了人家行商住的,可供两三人休息的防雨毛毡帐篷,这个东西很当用,而且为了配合自己打造的户外取暖炉子,余慧还在帐篷一侧开了烟囱通气孔; 余慧卡着时间,尽早的把定做的铁炉子、小铁锅,还有各色农具一并小车都付了尾款取回来,又买了不少合用的雨具,比如油纸伞、油纸包、斗笠、蓑衣…… 为了避风雨,在小车椅子后端,余慧甚至还花大价钱,请了篾匠,用油纸布跟结实的竹篾,编制了一顶可收索折叠的雨棚,平时不用的时候堆叠在车后座椅的背后,下雨要用了,直接一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