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庶女传_分卷阅读19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9 (第3/4页)

一名,赵熊诏,江南常州府武进县人!第二名,戴名世,江南安庆府桐城人!第三名,缪沅,江南扬州府泰州人!第二甲第一名,朱元英,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人!第二名,杨锡恒,江南常州府宜兴县人!第三名……第十五名,徐振玉,山东青州府乐安县人!第十六名……”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第一甲前三名中,榜眼安徽桐城戴名世在历史上留下过浓重一笔。他文名成就甚早,晚年却因一部获罪,且此案牵连甚广,包括桐城派散文鼻祖方苞。后人追溯此案缘由,有人便谈到此次科举上来。戴名世本是会试第一名,殿试后降为第二名榜眼,超越戴名世取得状元的是常州武进人赵熊诏。赵熊诏当时才名并不显赫,于是有人传说赵熊诏是由于贿赂而得状元。

    一年之后,即康熙五十年,戴名世案发,弹劾戴名世的正是赵熊诏之父赵申乔。或许正因如此,贿赂的传言才风行起来。然而根据规矩,读卷官只能拟定前十名的卷子,第一甲前三名的名次仍需由皇帝钦点,若是贿赂之言属实,则只能推测也许是赵熊诏贿赂了与皇帝亲近的读卷官,读卷官在皇帝面前大捧其文,使之独占鳌头。然真实情况,史无定论,只好暂且按下不提。

    殿试发榜地点在东长安门外,用黄纸书写,称为金榜,今日所谓金榜题名之金榜,即是古代殿试发布名次所用之榜,是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榜单。金榜会在东长安门外张布三日,三日后再交回内阁贮存。金榜一发,东长安门外顿时成了京城最热闹的地方,报喜的人敲锣打鼓满大街游蹿,有时为了争做第一个报喜的,往往会出现打架事件。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