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3 (第3/4页)
这个姿势是辩经开始前辩者要向对方做的礼仪性动作,王道一之前曾在典籍上见过这方面的记载,是以认得出。 别看这姿势简单,实则门道深着呢。右手向后高高扬起,说明文殊智慧菩萨就在身后,右手向下后又拉回,是代表希望通过自己内心的善念和智慧把在苦难中的众生解救出来,二手相击,又表示一个巴掌拍不响,世间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的产物,清脆的掌声又代表世事无常,一切事物都是稍纵即逝的,清脆的掌声击醒众生心中的慈悲和智慧,驱走恶念,降伏心中的贪、嗔、痴、疑、慢。 首辩方既已行过礼了,应辩方自然也要回礼。双方都行过礼,辩论便正式开始了。 “凡是无常,都是知觉。” “凡是无常,都是知觉吗?” “是!” “凡是无常,并非知觉,因声乃无常而非知觉故。” “前因不成!” “声,应是无常,因是所作性故。” “因不成。” “声,应是已生法,因声乃色蕴故。” “因不成。” “声,应是色蕴,因是色蕴中声故。” “因不成。” …… 只见台上两僧一阵唇枪舌战、互打机锋后,胜负便分,输方下台,胜方留在台上。输方刚一下场,便有新人飞身而上站在他曾经的位置上与先前胜方再次开辩。 辩经大会的气氛热烈而轻松,一扫寺院平日里严规守矩的状态,弟子们跃跃欲试,台上是你方辩罢我登台,唾沫星子满天飞,少林寺武僧本就嗓门粗大,双方辩到分际处,更是吼声震天,辩的面红耳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