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74 章 第七十四章 「蝶花美人图中」 (第9/39页)
这样一一排除之后,知道图册全部内容,又有可能外泄的,只剩下了州府衙门的人。 他们谁会与凶手有交集? 白如依向史都尉说,据他推测,最大的可能,是府衙的人出于好心,将图册内容透露给了亲人家眷,他们的亲人家眷,又无意间泄露。 史都尉命部下调查州府中人,尤其负责这个案件的衙门捕快的住处、亲友等,查着查着,查到了一人——那名最先看出画册中所有美人都穿着锦华庄蝶花衣料的小捕快,袁恪。 袁恪未来的岳家就住在丹娥家附近。 史都尉本来想立刻审问袁恪,但白如依建议先堂审,或可得到其他关键线索。 四家店铺的人在公堂上都或多或少说了对丹娥的看法。 针线铺的女老板说,丹娥是个清纯的丫头片子。 药铺的郎中和伙计觉得她是个来买药的年轻女客人。 粮酒铺的掌柜说她聪明孝顺,娶她的人将来肯定很有福气。 而点心铺的老妇说,丹娥是个「讨喜的孩子」,「很亲人,见谁都打招呼」。 白如依后来向程柏史都尉等人道,他以文为业,不免染上了一个习气,爱推敲字里行间之隐意,也就是俗话说的喜欢抠字眼儿。 老妪这两句话,在他听来,似是褒义,其实藏刀。 尤其后一句,用在一个少女身上,这少女更在不久前不幸遭人掳走杀害。这时候说她「很亲人,见谁都打招呼」,简直在暗示丹娥平素轻浮,不知礼仪不懂避讳,自招祸端。 按理说,她家和她的铺子离丹娥家很近,丹娥一家常惠顾她生意,而今姑娘遭逢不幸,怎的说不出几句真心实意的夸奖和场面话? 老妇这般年纪,做了多年买卖,若说她不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