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51 (第3/4页)
种乐器合奏而且效果还比独奏更完美?”一名戴眼镜的老艺术家好奇地问。 简宁回答的很干脆:“没错,就是这样。” 既然大家都对这首曲子感兴趣,他就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说了出来:“开篇的时候长笛和双簧管能把书院求学那种明亮欢快的感觉体现出来。 主部的时候明朗的小提琴和潇洒的大提琴形成对答,来突出梁祝纯洁真挚的友情和相互爱慕之情。副部由小提琴花式变奏提现二人爱情的美好。 展开部分主基调是彷徨不安的,大锣和定音鼓的组合加重了这种气氛,接着要用小提琴独奏来表现祝英台的悲痛与彷徨,礼教的枷锁,抗婚的场景就需要整个乐队的配合。 当乐队齐奏的时候表现的又是英台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 …… 锣鼓齐鸣英台跳入坟中,整首音乐达到最高潮。 最后竖琴和长笛的组合将化蝶后美好的世界呈现给大家,歌颂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 大家被简宁的讲述完全吸引住了,其实梁祝这首曲子由于太经典了,所以有幸流传下来。 不过随着科技的发达,加上出现很多更加简便的新兴乐器,古地球时期的传统乐器会的人已经不多,后来的人们普遍觉得这些乐器上手很难加上音色单调,所以很快就被音色更丰富cao作更简单的组合乐器所取代。 在场的人有会竖琴的,有会二胡的,小提琴、打鼓、唢呐……应有尽有,大多数人甚至精通好几种乐器。 特别是简宁之前吹的笛子,会的人还真不少,之前听到笛子独奏版梁祝觉得此曲只应天上有,后来听到简宁的讲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