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青桔柠檬 (第2/7页)
会在一开始针对司宁宁。 这年代人民普遍穷苦,司宁宁长得细皮嫩rou,拿出来的东西还都是精品,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资本家。 蒋月一家被资本家迫害,她在资本家当然痛恨,在误以为司宁宁是资本家的情况下,会出言冷嘲热讽,这点并不难理解。 而蒋月之所以会对司宁宁敞开心扉诉说过去,司宁宁认为,跟她之前经历吴勇那件事后说的话,应该也有一定的关系。 没有经历过大事件的人,思想随教育而根深蒂固,很难得到升华,而蒋月恰恰就是经历过一些事,所以她认可司宁宁说的,并且支持司宁宁。 司宁宁心里有些感慨,更多的是对蒋月的同情。 不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司宁宁知道,蒋月虽然有时候暴躁,有时候又憨憨的,但她的内心十分坚韧,并不需要别人的同情。 默了默,司宁宁问:“那你弟弟呢?他被分到了哪儿?上回拿粮票跟我换糖,是想着给你弟弟的吧?” 蒋月点点头,道:“他在西北。” 西北?! 司宁宁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后略有些吃惊。 西北…… 六七十年代知青下乡人数最多的几个地区之一,不就是雪山脚底的WLMQ吗? 那里生存环境艰苦,林木地区很少,昼夜温差极大,每年都会遭遇雪灾,平均三月以后气温才会回暖。 而最重要的,是缺水,和普遍的盐碱地。 而且根据以前看过的纪录片,司宁宁隐约记得,知青和那边的边关战士,普遍住在“地窝子”里。 所谓的“地窝子”,就是在平原上寻找隆起的小型丘陵,从丘陵半腰往下挖,在地底下挖出房间的格局,知青和边关战士们,就居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