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2章 咸淳起居注 (第2/4页)
“这封复国书准确描写了沉船的地点,但我们想要拿到船上的宝物,必须要找专业的设备和人员。” 把头站在窗边,默默点燃一根烟,似乎在思索。 我知道,他在权衡。 到底要不要介入? 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裴千裘? 之前裴千裘曾说过,南海沉船,有南派介入。 而且,据说那艘沉船是明代,而复国书上的沉船是宋代。 但诡异的是,这两艘船的沉船地点,竟是几乎一样的。 沉船具体的地址,书里就不写了。 地理环境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早已经沧海桑田。 比如。 当年的崖山,其实是一处海岛。 根据史料记载,南宋朝廷流亡至此后,让文武百官在崖山附近安顿下来。 在崖山期间,宋人复国希望热切,大肆cao练士兵,制造兵器、战舰。 为了收复河山,各地自发组织义军二十多万,分兵屯守在崖山区域。 而这些义军,大部分被安顿在舟船中。 他们所需的粮食,只能由人从陆地供给。 可惜,义军虽多,却没有遇到一个擅长统筹的将领。 当时有人建议将领张世杰,如果元军用战船把出海口堵住,宋军就会陷入危险的境地。 所以,应该先占据出海口,在出海口迎敌。 但张世杰不久前经历了焦山惨败,对于元军有些畏惧。 手里明明有二十万的优势兵力,但他却主动放弃入海口。 他命令部下,把积攒的上千艘战船相互之间用大索连接。 四周,建起高高的木栅,结成水寨方阵。 皇帝和大臣陆秀夫的龙船,居于方阵之中,受大军保护。 其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