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7章未知的恐惧 (第3/5页)
几个问题之后再返回到最初的问题,也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出现回忆不起来的情况。 这样的现象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剩余的嫌疑人大概率都是基于记忆之中的东西来回答的,并不是基于提前杜撰过的某个故事。 当然了,若是身为一个普通的市民,在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仅仅只是经过一场走访预演就将所有的故事细节给敲定,并且怎么折腾都不会回忆出错,那么也只能认栽。 面对这种几乎可以称之为天才犯罪的人员,通过一次临时的走访试探,也绝对不可能在其身上试探出什么东西出来的。 就算想要补救,也只能通过后续的其他普筛行为查漏补缺。 完美的不在场证明、完美的前后逻辑、就算打断回忆的顺序也能完美回忆的故事细节,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预示着凶手并不存在于这些最直接冲突人员之中。 可是慧娟已经明确失踪了,凶手大概率是存在的,主要的调查方向又全面受阻,若是将陌生人犯案的可能性继续搁置,那么就只能采用一种非常规的思辨方式了。 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凶手不是仇人,反倒是和被害人平时关系比较亲近的人群,例如说广场舞大妈内部的某个人。 虽然并不一定知道这群在一起跳广场舞的大妈会有什么积怨,再说了,这群大妈是拥有明确外部矛盾对象的,再加上慧娟这样的意见领袖有意引导着一股内部向心力一致对外,大妈们的内部按理说是极难出现内部矛盾的。 若硬要将其给合理化,也只有可能是慧娟这个意见领袖的身份——其得位不正,甚至是通过某种见不得光的手段巧取豪夺而来。 基于慧娟精明的个性,这样的可能性似乎也存在着一定的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