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0 (第5/8页)
去见那两个管理人员吧。 四个人约好在茶馆见面,林浩和王江雄首先给张清河递上他们的选校址理由,张清河大致翻了一翻,收进了自己的包里,说:「那就谈谈你们的想法吧。」 「那,我先来?」林浩问道。 张清河点点头。林浩年龄大些,就让他先来。 「我觉得咱们的培训机构才要启动,不宜一下子搞得过大,要逐渐累积,循序渐近才好,不然生员就是一个问题,如果选了一个大地方,排场是排场了,但如果生员招不了几个,稀稀零零地坐几个人,一来浪费资源,二来气氛也不好,家长和学生都会认为你这儿搞得不好,会对下一步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形成一个障碍。所以我觉得第一步还是实事求是的好,稳扎稳打,一步一步地来,办好一所再来一所,来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所以我就选取位于居民中心的小房子,这样学生就近接受辅导,招生也好招生,数量不多就可以让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的,气氛也好。目前西安的辅导机构多是这样的小房子,生意都还可以。我的材料里还有一些数据分析报告,张总您带回去好好看看。」 张清河又点点头。里面有些问题他真还没有考虑到。 王江雄见林浩讲完了,就说道:「林老师说得很有道理,将来我们的培训机构也可以走星星燎原式的。不过,我觉得再怎么着我们也应该有个类似于旗舰店一样的所在,如果一开头就走小而精的模式,也不是不可以选择,但对于我们发展品牌来说,就显得起步的层次有点低,人们对一个事物的看法总是以先入为主,如果一开始就搞小而精的模式,以后要在人们的心中转变这种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