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我靠宠妃系统当了秦始皇的国师 第72节 (第5/7页)
着刘邦,瞳中有困惑与不解。 一片愕然中, 哪怕是当事人, 刘邦都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国师,这……我……” 这该不会是国师在开玩笑或者说反话吧? 青霓也不解释,只是话语一转,说起了什么是科举。 科举,能让底层人有进阶的通道,也能抑制贵族,不让他们一家独大。而贵族家里藏书颇多,底层人本来竞争不过,如今有了能写字的桦树皮,更为轻便保存,而且成本——在如今朝代的人看来,成本一点都不高,找到一棵桦树,将树皮扒下来就可以了,岂不是能从贵族那边撕下大量的官职? 何况!如今天下一统,战役变少,军功爵相当于鸡肋,科举……科举可以代替军功爵,让底层人有向上爬的希望! 张良眼睑抽动了一下。 又是一处朝政漏洞被补全,覆秦之望又渺茫了不少。 而始皇帝更是情不自禁:“彩!”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许:“科举的确是一个绝妙的制度。单从此来讲,刘季确实担得起史书留名。” 当然,不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留名,而是“刘邦,字季,因其提出桦树皮能书写,使科举制度有了建立起来的土壤”,这么简单一句,然后,后面就全是科举制度有多厉害,在历史中占了多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像淳于越,他在历史留名和他做出什么成就无关,而是秦始皇坚持的郡县制和大部分人支持的分封制相碰撞,他作为引起焚书坑儒大案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幸被带着一起史书留名罢了。 历史重点从来都在焚书坑儒,而不是博士淳于越。 刘邦非常清楚这一点,对此也没有什么失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