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35 文氏父子的剩余价值 (第4/6页)
成煦生而为奴,自然是恨极这世代为奴的蓄奴之制,放奴归良,不仅削弱氏族,还可为国增税,李绪自然支持。而他们父子就做了成煦推行释奴令的活招牌,忤逆圣意就是这般下场。如此这般无需动用一兵一卒,就可震慑一众氏族。 文承宗感叹,能仇人的价值用尽,从这点来说,成煦与自己也确有相似之处。 用文氏父子做推行释奴令的招牌真是好用,他们所到之处,胆小一点的氏族纷纷向官府上缴奴册,不敢藏漏,退还之前圈定的无主之地或以强权侵占的土地。 自然也有那些脖子硬的氏族不为所动,对于这些人成煦也有办法。让人把文承宗和文逸恒带去这家,把父子二人扒光了吊在门口鞭打。就明摆着告知他们“文氏父子的今日,就是你的明日。” 一年之内,成煦的雷霆手段之下,应川境内奴隶数量骤降至先前的万分之一。归于良籍的奴隶从官府可以领到农具和种子,租着官府的土地,又开垦了不少战乱时荒了的田地。 第二年年底时,应川的税赋已轻易翻倍,提前完成与李绪的约定。 成煦与修云也接到了入京封侯拜相的旨意,他们决定临行前去“拜访”下故人。 对文逸恒而言,成煦是他这两年间最想见到的人,他求了无数次,却始终得不到回应。有他们两父子作为前车之鉴的震慑下,释奴令推行比先前预计的快上不少,到后来都不用把他们拉出来,只要在城门口贴上释奴令,就有氏族在官府门口排队上交奴册。因此没过多久,这两父子又被送回应川军中为奴。 文逸恒与文承宗在搬着粮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