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说好的不急眼!_第二百八十九章 科举之弊,人才之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九章 科举之弊,人才之论 (第8/8页)

   这便是苏璟要说的科举问题了,科举筛选掉的人太多了,但上升通道只有这么一个。

    卷是一方面,也会有许多人浪费一生。

    宋濂说道:“仁远伯,科举乃是为国家取仕,自然是要优中取优,好中选好,这么多人参加,更说明了科举选出的人才,绝对是最好的。”

    科举可不是中高考,考出来那就是国家重点官员,尤其是在大明开国初期这个关口。

    金榜题名,那几乎和飞黄腾达是划等号的。

    朱元璋也是附和道:“宋承旨此言正是科举之真意,苏璟,这难道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对!”

    苏璟十分肯定的回答道。

    不对?

    三人皆是一愣,完全没料到苏璟回答的如此干脆。

    不等三人询问,苏璟已然解释道:“大叔,宋承旨,金榜题名者固然是优中选优的人才,但那些落榜的就是庸才了吗?”

    “读书做文章的本事差些,难道就说明这些读书人的才能没有了?”

    “还是说,只要会做文章,就能治理好大明了?”

    苏璟直接一波三连反问,直接问的朱元璋三人有些哑口无言。

    核心的关键点,其实就是一个,人才是什么?

    如果是后世,或许他们还可以果断的反驳一下,读书做文章好的人才是人才,不会读书做文章那就不能治理好大明。

    但是,这会可是大明刚开国,有的是读书做文章不行,但管理水平很高的人才呢。

    比如李善长,那就是个元朝科举名落孙山,却是明朝当宰相的最好例子。

    (本章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