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8章 助哥哥一臂之力 (第2/4页)
连接着边塞军民的物资和朝廷所需,押送十分重要,不可荒废。陆路虽慢,但最安全,水路便捷,亦可错过涨水期而行进。” 宋选面露难色:“子瞻,你说的我不是没想过,但必须要上奏朝廷获得批准才行。” 宋选为人中规中矩,担心奏表令官家和朝廷不悦,一直不敢言明。 偏偏苏轼是个率真之人,只要为了百姓,哪怕得罪人的事也是毫不退缩的。 “大人,下官这就去写折子上表朝廷,恳求大人暂时令押送之事缓行。” 宋选想,苏轼是欧阳翰林和韩琦宰相都欣赏之人,想必两位大人也会替苏轼说话,遂同意了苏轼的建议。 信使快马加鞭入京,带着苏轼写给官家的奏折。 此外,他还同时给欧阳修和韩琦写了公文,极言民之所最畏者,莫若衙前之役,陈述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自然,苏轼绝不会忘记给弟弟写家书。 信中写到:子由弟,一别半载,思念之情与日俱增。望见桌上的烤鸡我就会想起你,因为你小时候最喜欢吃鸡屁股。当我提笔写公文的时候,心中更是愁苦。若你在我身边还能同我商量,而今我只孤零零一人。 子由弟,我目睹凤翔百姓深受衙前之役的毒害,夜不能寐。人命如草芥,百姓何其难。我已经写了折子给官家,又有公文呈送欧阳老师和韩琦大人,乞愿我的建议能够得到朝廷采纳······ 这封家书洋洋洒洒写了几千字,苏轼写了对弟弟的思念,写了对凤翔百姓的担忧,写了自己的谏言希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