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嫂,太太舒服了」才说得两句,林晓诗突然跪在地上, (第1/31页)
「不养春蚕不织麻,荔枝湾外采莲娃。莲蓬易断丝难断,愿缚郎心好转家。」一首竹枝词,道尽了荔枝湾多少旖旎风光。民国初年,广州有一句俗语:「东村、西俏、南富、北贫」,「西俏」即指西关俏丽可人的美女,亦是当地富家女子的称谓。 何谓西关小姐?民国时期,西关一带多是富商巨贾。住在豪华西关大屋里的千金小姐,自然长得特别粉嫩,打扮得特别娇贵,她们气质优雅,含蓄富贵,知书达理,追求名牌。虽然有些欧化,却又不失传统和贤淑,人们便称之为西关小姐。 当时广州的富绅巨商及有功名者,多在西关一带建屋居住。那时广州的潘、卢、伍、叶四大富商家族,以及状元、榜眼、探花,无一例外都住在西关。潘氏住在颜家巷与海山仙馆,卢氏住在十七甫,伍氏住在十八甫,叶氏住在十六甫,状元梁耀枢住在十一甫,榜眼谭宗浚住在十二甫,探花李文田住在至宝桥。 在广州,住在西关,是身份的象征。在解放前,大资本家多住在西关,有权有势的官老爷,就住在东山。于是便产生了:「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这句俗语。 作为富商的小姐,当然有资本冲击「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古训,至清代晚期,广州有三百多家俬塾,其中只收女子的私塾,便已接近一百家,大多设在西关。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应运而生的「西关小姐」群,把知识学问融入了无敌的青春里,所焕发出来的魅力,在当时广州少女群体中,可说是出类拔萃的一群。 是时民国十九年初夏,这日和风丽日,正是红娇绿软之时,一辆福持汽车缓缓驶进第十甫路,在一栋骑楼建筑前停下,一名身穿白色西服的司机走下车来,见他不到三十岁年纪,身材魁伟健硕,步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