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87章 尧舜 (第4/6页)
这些天,每有闲暇,康应乾便主动来找刘招孙说说话。 “平辽侯,眼下当以大局为重,等信王登基仪式结束,必定给你加官进爵,到时多派人手去天津卫、威海卫,还有辽南,细细寻找,总会找到蛛丝马迹。” “咱们来推演一下,明日信王入城后当如何应对,是从哪个门进去?你可知当年武宗驾崩,世宗从安陆来京师继承大统,单是选择哪个城门入城,便和大臣们争了半天。” “老夫派人打探过了,都说这朱由检并非等闲之辈,小小年纪,便有胆识魄力,还懂韬光养晦,想控制好他,得多动些心思。” 刘招孙对康应乾点点头,眼中恢复凌厉神色。只要聊起公事,他就能让自己保持精神集中。 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关于朱由检的记忆,抛开末代君王这个身份不讲,朱由检本身的经历也算得上是个悲剧。 朱由检与朱由校是同父异母兄弟,从小共同生长于父亲太zigong中,两人相差不过五岁。 朱由检的圣母贤妃刘氏,初入宫时是淑女(淑女地位低于才人、选侍),万历三十八年生朱由检,不久失宠被遣,郁闷而死。 当时,朱由检才五岁,父亲朱常洛(泰昌皇帝),将他托付于选侍李氏(东李)抚养。 东李(庄妃),为人仁慈,以母道待之,多方调教朱由检品德,朱由检由此养成过分坚毅性格,为他以后悲剧命运埋下伏笔。 “听说信王幼年丧母,乃庄妃抚养长大,康监军,对付朱由检,要多从这女人身上着手。” 康应乾抚须叹服,忍不住称赞道: “洞悉人心,一言便切中要害,佩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