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3/4页)
早晨,我和导师两个人从西宁出发去格尔木。 西宁火车站客流量很多,很多黑红皮肤的西北高原上的人,举止行动之中几分爽朗粗犷,我好不容易护住娇小的导师,登上火车。 一夜的火车颠簸,导师的朋友在火车站接我们,他开一辆最优质的皮卡,看起来破败不堪。 在格尔木,一辆20万的皮卡也只能够坚持开两年,第三年就直接变成报废的破车。 逐渐驶离市中心,驾驶技术很好的司机也无法改震颤的事实,我想起小时候做过的蹦蹦车。路上绿色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泛白的盐碱地。 到了盐湖,手机完全没有信号,更加没有地方上网。 水格外稀少,洗澡成为奢侈。 等再次回到西宁已经是几日后,头发里都是在沙漠时沾染上的沙子,抖动的时候全部都纷纷扬扬的,黄黄的一片。 再次接触网络的时候,已经距离发出邮件两个星期。 打开收件箱,如春名字的黑体字静静的在白色的背景中,我觉得既温暖又窝心。 邮件的正文却是一大堆抄送的名字,最后是两个字——已阅。 不知道心里该是失望还是什么滋味儿。 手机充好电后,几个来电提醒的短信蹦出来。有王微微女士的,杜丽雅小姐的,甚至是外公外婆的,一个疑似父亲的电话号码,唯独没有苏如春的。 王微微女士给我打了八个电话,我打过去,“宝娃,你总算回电话了,mama都要急死了,你的电话一直不通,给你那个姓林的同学打电话,结果号码成了空号,你们宿舍电话也没人接,幸好最后找到了苏医生的电话打过去,我才放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