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96章 私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6章 私盐 (第1/6页)

    (感谢万物尺度、宇通人、二亮1几位兄弟的支持,谢谢!)

    安东王等人从两淮盐场运盐到鄂东来,每一斤官盐的售价是一分银,但那只是最低价,盐价经常会涨,有时价格甚至会达到每斤六分银。

    而他们从朝廷手中拿到的盐是多少成本呢?

    每引八钱的价格和五钱五分的税率,一引足足三百斤。三百斤盐不过八钱进价加五钱五分的锐率,就算按一分银一斤的价格出售,都能卖三两银子。这中间有一两六钱五的差价,就算中间还有运输分销等环节,可这利润也是极为惊人的。

    何况,这些盐商还经常拿着盐引夹带私盐,直接从灶户手里收盐,成本更低,还漏税,因此纲盐法实行以后,无数的人发了,权贵们发了,盐商们更是发了,微商、扬州商人等,强势崛起,造就无数大盐商,富可敌国。

    一斤上等猪rou不过两分银子,一斤官盐却卖一分银,甚至有时卖到六分银,相当于三斤猪rou价,可想而知有多大的利润。

    但实际上,这盐并没有什么官私之分。所谓官盐,私盐,只是有没有纳了税的专卖盐。

    卖盐如此大利润,当然人人眼红。可因为这窝单的垄断性,导致一般的商人根本没法得到食盐运销权,因此人们便铤而走险,直接卖私盐。

    元末时私盐很泛滥,明末也一样。

    蕲黄官盐一斤至少一分银,而私盐呢?一斤只要一厘五,一斤官盐的价钱可以买四十斤私盐。

    百姓当然更愿意买私盐,不过这样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