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145章 戏点鸳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戏点鸳鸯 (第5/6页)

力。

    尤其是到了现在,复社的实力越发的膨胀,也早不满足于只是以文会友评论时政了,他们开始参与朝政大事。

    如今的复社可以说是带着浓烈的正知色彩,以东林后继自任,称为小东林,主张“蠲逋租,举废籍,撤中使,止内cao”复社社员遍及各省,党羽遍天下。

    复社盟主张溥的名望更已经是登峰造极,门下弟子已经多达七千多人,全都是读书人,现在人们甚至都不敢再直呼他和另一个首脑张采的名字,而改口尊称为西张、南张,或者西张先生和南张先生。

    与之相匹配,称张溥手下太仓四社长为“四配”,张溥的十个门人为“十哲”,张溥的十兄弟为“十常侍”。又有依托张溥门下,为复社奔走集资提供活动经费的五人,则被称为“五狗”——张溥成了货真价实的帮主、教父和无冕之王。

    而复社的组织也越发的严密,他们在江南每一个县都设立了一个负责人,让他负责发展复社新成员,宣扬复社的宗旨。在麻城县,复社成员不少,如李春江、梅涟等许多高官大族子弟的士子都是复社成员。

    而李春江甚至还是复社麻城县的负责人。

    听说复社要吸纳自己入社,刘钧还是很惊讶和意外的。因为据他所知,复社虽然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个近代正党的雏形,但依然还是一个士人组织,他们的成员基本上都是读书人,还主要是江南地区的读书人。

    复社成员早已过万,尤以江南的举人秀才为主干。退出转码页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