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_第127章 授受不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7章 授受不亲 (第4/7页)

装填弹药,准备好后射击时又要再手动打开,以便火绳落下点火。可打开盖子到射击前会有个时间差,虽然时间很短,可如果风大,那么引火药一样会有被风吹跑的可能,甚至有雨的时候,会被打湿引火药。

    可有了这个装置,实际上就等于省去了最后一道手动开火门盖的动作。扣动扳机,龙头夹着火绳落下,火门盖自动打开,火绳点火,发射。既节省了一道动作,同时也把火门盖打开火药暴露的时间缩到最短,大大防止火药被风吹雨淋的可能,只要不是大雨,一些小雨甚至都不会再影响到火药点燃。

    战场之上,减少一道动作,有时就快了一分射击时间,这点时间甚至能多发一枪,甚至是救一个战士的命。更别说,这个自开火门盖防风防雨了。要知道,当初北方士兵拒绝使用鸟铳,理由就是因为北方风大,火绳枪的引火药容易被吹,不如火门枪直接用引线来的安全可靠。

    “这个似乎跟合机铳上的阴阳双机一样的。”梅清也算是个火器行家,各种火器她都见过。

    刘钧已经有点见怪不怪了,点道道,“确实如此,其实还不止是借鉴了合机铳的阴阳双机,这上面还有轩辕铳的痕迹。”这些火器都是当初赵士祯有感于北方边军总嫌鸟铳的点火问题,而特别设计出来的应对之策。

    刘钧的首席匠师是赵士祯的再传弟子,对于这些都学过,经过改进后,最终在飞龙铳上改进了自发火门盖,利用阴阳双机,使得飞龙铳的性能大增。

    “这枪托好比原本的鲁密铳更宽,这又有什么说法吗?”梅清问。

    “加宽枪托自然是有原因的。”刘钧有些得意的道,鲁密铳的枪托本来就比鸟铳的宽,其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好看之类的,而是宽枪托可以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