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临诸天_第七十一章 三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三年 (第2/5页)

比例如何设置,就要看当政者如何考虑了。

    主世界的清朝时期,名臣孙嘉淦就曾对雍正皇帝提及过钱政上的弊端,朝廷官价规定一两纹银兑换两千铜钱,可事实上因为铜金属资源匮乏的缘故,民间市面上钱贵银贱,一两银子只能兑换到七百五十铜钱。

    由于康熙钱的铸造比例是半铜半铅,有些商人看到有利可图,就在民间广收铜钱。收上来后把它熔化了重新炼造制成铜器,再拿到市场上卖。这样一翻手就是几十倍的赚头。那些贪心的官吏们也就趁机上下其手,从中牟取暴利。

    而且各级官吏在收取税金时,规定百姓们交纳的都是纹银。可是民间百姓哪有银子?因此交上来的大多是铜钱。官吏们收铜钱时是按官价一对两千折算的。可他们一转手就按黑市价一两对七百五十卖出。而他们上交国库时,又变成了一两银子兑换两千铜钱。就这么一倒手,就从中赚去了几乎三倍的利润!

    这个世界的大齐朝廷,同样存在类似的弊端,后来为了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朝廷一方面严刑苛法威慑,一方面采取减少铜钱中的含铜比例,发行成色差、分量不足的小铜钱等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增加铜金属的供应量,市面上的铜多了,价格自然就下来了,无利可图的事情,jianian商们自然就不会再感兴趣。

    争夺天下,依靠的可不仅仅是军队,经济领域的较量也是极为重要的,很多时候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纯粹以财力物力而论,赵元谨如今已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诸侯,连朝廷都未必比得上。

    而且在秦烽的提议下,新铸造的钱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