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_分卷阅读24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246 (第4/4页)

个内袋,把大概200港币放在了裤兜里。他和陶小霜搭车花了30块,其余170块则一口气全花在了报摊上。

    “这位阿叔,我们想去香港岛的东区投亲,该怎么走?”陶小霜问道。

    可以提早收摊的报摊老板一点也没有看不起这两个大陆仔的意思,很详细的说明了路线。

    陶小霜两人按着他说的路线边走边问的到了红磡码头。在码头的一家饮食店吃了午饭后,他们又等了两个小时的班次——中途因为听不懂粤语,错过了一班或者两班。于是等坐船渡了海,在湾仔渡轮码头下船时,已经是晚上6点了。

    11月上旬的晚上6点,天色自然是黑了大半,人生地不熟又浑身装满钱的两人可不敢摸黑赶路。于是一出了码头,两人就赶紧就近找了家不好不坏的旅店。

    资本主义嘛,有钱就是爷或者是上帝,收了800港币,旅店的大堂经理什么怀疑都没了,笑着亲自带两个一身沙子的偷渡客去了最顶楼的房间。

    进了据说最好也最贵的房间后,陶小霜看着最多40平米的房间叹了口气——这不大的房间居然一晚就要800港币!吃人呀!

    “大圣,我突然感觉自己好穷。”她又叹了口气。

    孙齐圣点点头,“我们是得想办法赚钱了!”

    踩上香港的地皮还不到一天,他们就花了将近1200港币。按照这样的消耗,那15000港币和价值10000人民币的金条根本就不够两人落脚的,更别提去救思棋思画了!

    作者有话要说:  打滚要花花O(∩_∩)O

    为了方便大家看文,科普一下:

    那个虽然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