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_分卷阅读23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32 (第2/4页)

需要孙齐圣和请来的大厨一一去采办。

    另外,摆席当天的喜糖也得按人头备好。按着这时的规矩,喜糖是得见人就发的。送请帖的时候要发,摆席当天要发,摆完席见了熟人还得发,这就叫随喜。因为这时物资紧缺,所以很多阿拉对自己拿到的喜糖的‘分量’看得很重,觉得这代表着自己在新人眼里的分量。所以,见人就随便抓几颗是绝对不行的,会被人背后嘲笑说‘不懂经,戆大。’

    陶小霜和来帮忙的宁鸥周百灵和王姿花了小半天的时间,才把20来斤喜糖全用红纸包包好了。巴掌大的红纸包在大餐桌上俨然堆成了一座‘大山’。

    王姿一边往嘴里丢了颗大白兔奶糖,一边问:“小霜,你和大圣这是要摆多少席呀?这么多封喜糖,到时得用簸箕才装得下吧。”

    陶小霜道:“差不多请了100个人。”

    宁鸥惊道:“这么多人?”在这时候,很多人结婚摆席都只是请请近亲好友什么的,所以只摆一两桌的都大有人在。

    “我请的人只有20个左右,主要是大圣认识的人多,就这些还不算他在外地认识的人呢。”

    “孙齐圣的人脉居然这么广。想想以前那个‘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小赤佬,嗯,实在想不到。”王姿嘴里啧啧作声。

    陶小霜被逗笑了,一边笑她一边往王姿的嘴里塞了颗软糖,“姿姐,你就老实吃糖吧。”

    ……

    5号那天,由非要跟去的程谷霞夫妻和孙仲陪着,陶小霜和孙齐圣一早就去了民政局,顺利的拿到了两人期待已久的那份红彤彤的结婚证书。离开民政局后,他们去了四川北路上的照相馆,先照了几张结婚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