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_分卷阅读27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6 (第3/4页)

海,还没出火车站了两人就看见‘热烈欢迎华侨回乡认亲’的鲜红的大条幅。都不用四处张望,那条幅就横在站台的正中央,醒目非常,这就是上面的态度。

    这些面子工程还不说,在街头巷尾那些曾经让阿拉们讳莫如深的自家的海外关系也成了阿婆姆妈们挂在嘴上常常炫耀的谈资。很显然,和香港那边会让人抱着谨慎态度的关于内陆的那些‘传闻’不一样,国内的情势是真的大开放了!

    所以,陶小霜和孙齐圣尽可以不用像曾经计划的那样等待了:他们可以很快的继承‘遗产’,甚至还可以自由的来往于香港和上海!

    事实上,现在的国家很缺钱,外汇储备少得可怜,所以美元是最好,港币英镑什么的也是来者不拒的,于是回国的华侨们可都是地方上的贵宾;在上海,各大酒店都对‘外’开放,当然也只收外汇;听王姿说,外交部还准备专门定制一批有领导人亲笔签名的金笔,作为纪念品放在酒店里卖。

    陶小霜和孙齐圣要是再次拿到了香港的户口——两人以前的户口纸已经被孙齐圣从香港的公署里取走了,那来往于两地时两人还能坐上飞机。在国内,两年前这个待遇只有12级以上的高干及其家属才能享受,现在华侨也能,虽然要花钱。

    既然都不用再等了,那两人也就不用再回去了。

    陶小霜有些惋惜的道:“早知道上面的步子迈得这么大,我们就应该给律师事务所定一个早一点的日期。”

    孙齐圣道:“千金难买早知道。在香港我们又怎么能知道这些。”惧怕回归,对于国内的开放,香港的各大报纸胡乱唱衰的多,据实报道的少,耳目闭塞下他们当时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