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_分卷阅读25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53 (第3/4页)

煮凉茶和有个歇脚的地方,两人在湾仔码头附近租了一套小单间带厨房的平房,码头附近的房子可比锦屏街那边贵多了。就这套房子的租金就是每月2500块港币,还得自付差饷。接下来,孙齐圣去‘小上海’附近雇工,陶小霜则待在租屋的厨房里熬制24味凉茶。

    据说,熬制24味凉茶的方子始创于清朝末期,那时福建一带民生凋敝,青壮年多下南洋谋生,家中老父老母和父老乡亲怕他们到了南洋后水土不服,或者当地的瘴气,所以会在启程前配好多种祛湿解毒的中药材,让下南洋的青年们随身携带,并叮嘱他们一下船就把这些药材熬煮好,然后饮服数日。这样日久年深下,就形成了24味凉茶的方子。

    在香港,凉茶的种类很多,但陶小霜和孙齐圣商量后,决定一开始只卖24味凉茶,原因很简单——他们手里的钱不多,得省着用。

    港岛是个弹丸之地,连食物和淡水都依托大陆的供给,更何况是对土壤要求很高的药材了。所以,香港那些远道而来的药材可不便宜。光是备齐足量的24味凉茶所需的药材,两人就又花掉了9000港币;再加上买餐车和煤气罐、锅灶等器具的钱,那40000港币已经花去了一半。

    而照着两人的预想,他们至少得雇4个伙计。这4个伙计会和孙齐圣一起在码头上售卖凉茶,而陶小霜则负责在租屋里熬制24味凉茶和准备5人的3餐。

    虽然叫24味凉茶,可并不是说一定要用24种中药材,事实上,对其中需要的药材种类,每一家凉茶铺都有自己的秘方,除了主要的几种,其余的无论数量和种类都是可以变更的。而陶小霜的方子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