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证年代的日常生活[空间]_分卷阅读27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79 (第3/4页)

等大舅他们开口了,他们两个就自告奋勇了,二舅拍着胸脯说了,这次就当是自己女儿采秀要结婚,大家一定帮着采红把婚礼办得漂漂亮亮的。”既然二舅都说了这话了,那陶小霜不看僧面看佛面自然也得出些力了。“……所以这几天我都得和采红还有采秀一起到处大采购。”

    “所以你还是得跑腿嘛!”宁鸥一边下了结论,一边拉着陶小霜站起身来,“那我们别耽误时间了,赶快去老鳖那里吧。”

    接下来,两人就坐车去了老鳖沈章华那里。

    沈章华早已经不住在地下室里了,他家现在住在小洋楼的二楼。按照政策,那栋三层的小洋楼虽然不能全部发还给沈家,但作为补偿,这楼里所有的套房他家可以任选5套,住了十多年的地下室,沈家人太喜欢阳光了,于是他家就搬到了位于二楼的,带着大阳台的阳光充沛的屋子里。

    到了沈家,陶小霜、宁鸥和沈章华一起坐在阳台上。

    这两年沈章华可谓是事事顺心,黑五类的帽子摘掉了,祖产也回来了,虽然不能再做陶小霜和孙齐圣的代理人,可他手里的票证‘生意’却越发的兴旺。国家的国策大转向,开始开放市场,尝试市场经济,却收紧了计划市场的供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国家的总生产力没有改善的情况下,物资的供应总是匮乏的,而要从计划经济的池子里舀出一瓢水来做市场经济,那只能是票证供应这边少那么一瓢水了。

    于是上海这边,原本已经几乎是敞开供应的猪rou(虽然绝大部分是冻rou)和白糖等生活物资又开始收紧了,每人每月只有2元的rou票和半斤的糖票,其他的生活物资也开始减量供应和断供;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