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零七章 将来我们用什么 (第2/4页)
之所以弄出了这个囚笼政策,就是看准了八路军缺乏攻坚的重型武器,仅凭一般的机枪、土炮是没有办法对付躲在碉堡里的日军的。 一般而言,八路军想要攻克一个碉堡所花费的时间少则大半天多则几天,甚至有时候因为部队伤亡过大不得不含恨撤退。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家垴恶仗了,当时日军一支人数为五百余人的冈崎支队误打误撞的深入到了八路军根据地的腹地,八路军则是派出了129师、第一纵队的两个团和特务团共计两万兵力将其团团包围起来。 按理说两万对五百,这一仗简直称得上是高射炮打蚊子了,按照一般人的看法,两万多人就算每人撒泡尿都能把日本人给淹了。 但战斗的结果就是,在副总指挥的督战下,八路军与日军血战两昼夜,在付出两千余人伤亡后仍未能达成围歼日军的意图,最后因为日军大部队抵达而被迫撤围。 这就是因为当时华日双方装备的差距太大,加之日军占据了有利地形,八路军的人数优势根本没能发挥出来,这才导致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伤亡后依然没能取得决定性胜利。 而这一次,八路军进攻同样城高枪深的虎头据点只用了不到二十分钟就结束了战斗,最根本的原因因为八路军有了攻城利器……火炮。 战斗结束后,八路军匆匆打扫完战场,就继续沿着公路朝根据地前进。 经过了中条山一役,386旅可以说完成了一个鸟枪换炮的转变,面对着以前要用人命来堆的坚固据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