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 (第2/3页)
一片混乱。但同志们的姓名、基本情况、活动规律却没有办法“忘掉”,很难想象她能忘掉高瑾,忘掉黄振邦,忘掉许彦超,忘掉女子惩贪团的所有成员。 从6月22日下午16:00开始,审讯人员每时就换一批,他们的对手却始终都是杨惠娟一人。双方一直对峙着,直到63小时后的6月25日上午7:00才告结束。其时,已严重虚脱的杨惠娟似乎听到6月28日要把她解赴雁岭的议论声,稍后负责审讯的刑警就对她说:“现在同意你睡觉。”接下去的事情她就不知道了,绷紧了很久的弦在瞬间松弛了。 第六章赴京 十六 6月20日晚,黄振邦搭乘民航班机也来到了临全市。自从杨惠娟意外被捕后,他的注意力完全放到了营救行动上,很多拟议中的袭击政府内具有活力官员的行动进程也暂时停了下来。尽管作为激进派的精神领袖和少年唐汉党的实际掌舵人,他与代表温和派立场的杨惠娟存在着巨大政治分歧,但在当前形势下,双方仍然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在营救杨惠娟的问题上,黄振邦不得不竭尽全力。退一万步讲,即使营救行动失败,杨惠娟最后还是慷慨成仁。重新整合少年唐汉党,将温和派(特别是威力巨大的女子惩贪团)“收编”到他的旗下,也是要利用杨惠娟遗存政治影响力的。而在营救过程中的尽心尽责,可以用来表明自己与杨惠娟情谊笃深,而这正是赢得温和派信任的基础。 建党五年以来,黄振邦一直坚持党内能不接触的同志一定不接触、接触中能不表露真实身份的坚决不表露的工作原则,并且没有杨惠娟那样亲临一线惩贪的任务,因此他的个人资料在警方那里还是空白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